春节期间预制菜迎来成长转折点
亚马逊发布其史上最大智能屏 Echo Show 21:厨房里也能视频通话,日本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再启动 不久前曾因故障停机
本月更新9721  文章总数16810  总浏览量1725260

“领飞”低空赛道 中国无人机产业整链崛起

韩国地铁播中国大爷被东北虎追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出席签字仪式并共见记者,民警私带警械跨省抓人索财,当守住“趋利执法”的关口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线上消费快速增长 消费者呼唤更多“避坑”指南

云开全站app登录(kaiyun)

在11月22日的“有你更美好——2024泰康溢彩公益节”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齐聚一堂,共话公益慈善与养老事业发展。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王宇晓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对晚年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养老需要各方力量共同行动,才能构筑良好的养老服务格局,希望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到首都养老行业中来,以首善标准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云开全站app登录(kaiyun),在北京市民政局指导下,泰康溢彩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起单位社区智慧养联体,以社区党政为主导,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管理为平台,链接整合政府、单位、社区、公益、市场等多方资源,为社区搭建起覆盖衣食住行、医养娱教、临终关怀的一站式为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北航社区、金台社区、北师大社区和湖师大社区落地4家养联体,覆盖超过1.5万名老人。

泰康溢彩基金会还推动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助老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北京民政局、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泰康溢彩和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发起“公益1+1”之溢彩星光社区老人关爱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28家社会组织,在居家照护、健康老龄、认知症关爱、特殊家庭养老、老年金融等领域开展服务,服务老人超5万人次。泰康溢彩在项目资源支持与能力建设上并重,助推社会组织为老服务专业化。今年溢彩星光将拓展到上海,助力大城市的老年友好社区建设。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荣誉理事长陈东升先生提出,公益是唤醒每个人的爱心和参与云开全站app登录(kaiyun),汇聚成强大的向善力量,一起推动社会的和谐美好。泰康溢彩积极倡导志愿服务,泰康人发挥专业所长,开展了亲情陪伴、健康义诊、认知症宣教、金融防诈、艺术美育等志愿服务,营造人人公益的社会风尚。

泰康保险集团很早便洞察到长寿时代的趋势,2007年开始布局养老产业,最早把“CCRC养老社区模式”引入中国,成为保险业第一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泰康之家已落地35个城市42个项目,20地22家社区投入运营,超1.4万泰康居民实现“享老”生活。近年来,泰康加速养联体布局,依托运营高品质养老社区积累的服务经验和专业能力,在一些地区探索布局网络化的社区康养中心,打造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联体”,形成多方位、全链条的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百姓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85岁的何阿姨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重度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还饱受着腹泻的困扰。日常的家庭照料让老伴儿杨叔叔力不从心。今年7月,得知家门口的泰康之家·和平府能提供专业认知症照护服务,杨叔叔和儿子就把何阿姨送了进来。经过“1+N”多学科团队的精心照料,在1个月的时间里就增重了不少,精神、气色和状态也有了很大改善。

泰康之家与政府合作的首个综合为老服务示范中心——泰康之家·和平府,依托机构养老辐射居家养老的模式实现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各项职能,包括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照护等功能,协助政府搭建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面满足长辈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泰康之家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的公建民营项目—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养老服务中心,将打造为特色高品质养老机构,积极探索以机构养老服务优势带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新模式,未来会向周边社区提供友邻餐厅、老年大学等服务设施,同时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精神慰藉、助餐等服务,提升区域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云开全站app登录(kaiyun)

为提高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水平,由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主办,北京急救中心承办的中国急救大会连续举办了五届。今年11月上旬,为期五天的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急救讲师授课技能比赛在北京举办,围绕院前急救体系发展规划、急救-急诊专科联合救治新技术、医疗急救与应急消防等多部门沟通协作、国家重点区域急救体系建设、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急救法治与文化建设等主题,设置了42场学术论坛、12场医疗急救技术工坊、27场科普比赛环节。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国家急救事业发展及重点问题、急诊急救最新理念与技术进行权威讲解和经验分享,对急救操作规范、人员培训标准、急救设备配备标准等进行深入研讨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系列行业共识和指南,为构建社会大急救体系、提高急危重伤病患者抢救成功率提供实践和创新支持,不断增强全国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服务能力。同时,近200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在基础生命支持技能、专业抽选题目授课、专业理论题、专业自选题目授课、社会科普授课示范、120职业故事演讲、临床培训教案及PPT评比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比拼进一步加强了急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新技术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医疗急救临床教学培训工作水平,规范了院前急救一线人员岗位技能。

“希望能在推动我国医疗急救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强基层急救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谈到大会的举办,陈志称,中国农村地区院前医疗急救体能力仍然较为薄弱,很多地方没有形成有效的急救网络,服务水平不高。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果基层人员具备良好的急救技能,就能及时处理突发状况,避免病情恶化。同时,这也有助于缓解上级医疗机构的救治压力,使医疗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如何应对挑战?陈志认为,首要是完善基层地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范化急救中心,发展120急救网络,加强急救站点建设,缩短急救响应时间。同时要加强基层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云开全站app登录(kaiyun),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这需要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基础急救知识和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方法。并且,要注重培训的持续性,定期组织复训和考核,确保基层急救人员的技能不断提升。

心搏骤停后,抢救的最佳时间窗口是4分钟。但是急救车很难在这个时间内到达。当意外发生时,具备急救技能的“第一响应人”在现场提供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电击除颤等及时的救护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为专业医疗机构的救治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目前,有6750台公共场所的AED在北京120急救指挥中心注册备案。这些AED覆盖学校、公共交通场所、大型商超、体育场馆、公园景区、影剧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7大重点公共场所。今年以来,北京对重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进行高质量急救培训达3.5万人次。